静脉血栓症通常分为两种,一种是血栓性静脉炎,血栓性静脉炎指炎症首发,继发血栓;另一种是静脉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形成指首发血栓,继发静脉壁的炎症,其中以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最常见。
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
静脉血栓致病因素包括血流缓慢、静脉内膜变化、凝血机制亢进三大因素。
一、血流缓慢
静脉血栓症中,老人的发病率较高,因为老人活动较少,卧床机会多,减弱了静脉回流的肌肉弹力作用;此外,老年人出现心脏病的几率较高,心脏功能较差,从而造成体循环淤血。
随着老人腹部肿瘤发生率的增加,平卧时腹腔脏器和肿瘤,都有可能压迫静脉,同时上两下肢静脉的某些部位受到韧带、肌腱及神经压迫,从而阻碍静脉血回流。另外,老年人容易患静脉迂曲扩张,静脉曲张症,弹性减退,并且还伴有静脉瓣及交通支受损症状,从而造成下肢静脉血流淤滞。
二、静脉内膜变化
静脉老化表现为静脉瓣萎缩,内膜粗糙,容易在瓣膜下方静脉窦处发生血小板黏附,形成血栓。静脉起搏导管和电极等,也有可能造成静脉内膜损伤。
三、凝血机制亢进
凝血机制亢进表现为纤维蛋白原活性增加、血液凝固性增高、纤维蛋白溶解活性减低以及血小板聚集力增加,以上老化改变均可能形成血栓。
在某些病理情况下,如外伤手术组织损伤、骨折等造成大量凝血活酶进入血液循环;大静脉插管、血浆蛋白异常、红细胞增多症脱水、输注高渗营养液等,都有可能造成血液浓缩;肺、胰腺、卵巢恶性肿瘤、白血病等本身具有促使血小板破坏释放凝血因子的作用,因此都有可能促使血栓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