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碍性贫血特别复杂,属于血液病之一,极易导致患者骨髓造血功能障碍,甚至损害患者生命,不能耽误疾病的治疗,对治疗措施有清晰的认识才能帮助朋友应对再生障碍性贫血,减轻患者病情,促进身体康复。那么,再生障碍性贫血如何治疗?
贫血、出血和感染是导致死亡的三大主要原因,在病程的各个阶段都需要引起重视。主要行动有:
1、严重贫血,及时输注浓缩红细胞,维持血红蛋白在60g/L以上。
2、出血多见于血小板低的患者,尤其是致死性颅内出血(小于1010^9/L),明显的皮肤黏膜出血需要积极输注浓缩血小板。
3、中性粒细胞偏低,特别是中性粒细胞减少的人群,应注意预防感染,加强防护隔离。一旦出现感染性发热,应采取强有力的抗感染措施,在萌芽期或早期消除感染,避免加重病情。对感染严重者,应采取治疗措施。
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治疗应遵循五个原则:
1、早期治疗。在疾病的早期阶段采取适当和积极的治疗,骨髓损伤越少,感染机会越低,治疗效果越好。
2、坚持治疗。造血功能的恢复需要较长时间和一个疗程,平均半年见效。在某些情况下,可以在1 年或更长时间内看到显著的效果。如果疗程不够,不要频繁换药或停止治疗。
3、维持治疗。虽然综合恢复是治疗的最终目的,但血液的恢复并不同步。通常恢复顺序是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维持治疗可以降低复发率并提高长期疗效。
4、综合治疗。目前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西药有几种,对于重症患者,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可以取长补短,从而提高有效率和疗效程度。
5、支持性护理。在诊断出再生障碍性贫血后,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除了积极配合医院和系统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外,还需要及时了解医生描述的日常护理问题,避免感染并遵循生活细节坚持做好。
再生障碍性贫血如此严重,困扰了很多患者朋友,也危害了人们的血液健康。正因为如此,要预防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生,彻底了解上述治疗措施。不仅要弄清楚治疗时间,还要选择治疗方法,执行治疗任务,为患者的饮食做好合理的准备,保持良好的心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