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刚结束又来?多半是这6个原因,建议逐一排查
众所周知,月经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应出女性的健康状态,因此很多女性在平时也会注意自己的月经情况。有些女性就发现,自己的月经刚结束没几天,又有点滴出血的情况。在医学上这种情况被称为经间期出血。可能大家就会问了什么是经间期出血?为什么会出现经间期出血?遇到这种情况要不要治疗?下面就来一一了解下。
什么是经间期出血?
经间期出血是指有规律的、在可预期的月经之间发生的出血,约17%的女性可能发生经间期出血,虽然出血量较少,但却给很多女性朋友带来困扰,育龄期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因一些病理因素导致经间期出血,使其妊娠率降低。因此,经间期出血不可忽视。
引起经间期出血的原因有哪些?
1、女性激素水平的影响:包括排卵期的点滴出血、黄体功能不全引起的月经来临前的出血、黄体萎缩不全引起的月经后的淋漓出血;
2、医源性原因:包括口服避孕药、宫腔放置曼月乐避孕环、皮下埋置避孕棒、口服抗凝药物治疗等引起的不规则阴道流血;
3、子宫器质性病变:包括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癌、子宫剖宫产切口憩室等阴道流血情况;
4、生殖系统其他部位疾患:包括阴道炎症、阴道损伤;宫颈炎、宫颈癌、宫颈息肉;输卵管与卵巢肿瘤及炎症导致的异常出血;
5、妊娠相关疾病:如流产、异位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等;
6、全身性疾病:包括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肝功能异常、其他内分泌疾病等。
经间期出血常见类型有哪些?
1、排卵期出血
排卵期出血一般是有规律可预测的,出血量明显少于正常月经,持续1~3天可自行停止。其原因主要是排卵导致雌激素水平短暂下降,引起子宫内膜局部脱落,从而发生少量突破性出血,排卵后随着黄体的形成而分泌雌、孕激素,内膜得以增厚修复而出血停止。部分女性可伴随轻度的下腹部不适或者腰部酸痛,大多数女性可自行缓解。
2、黄体功能不全
表现为正常月经来临前的点滴出血,持续至月经来潮。当黄体功能不足时,孕激素分泌不足,子宫内膜提前发生少量脱落,导致先出现少量出血再来正常月经的现象。
3、黄体萎缩不全
常表现为月经能准时来潮,但经期最后淋漓出血“不干净”现象,可以理解成经期延长。当黄体萎缩不全时,会不停生产孕激素,让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导致月经期延长。如果月经期长达9~10天,并且出血量增多,就有可能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有关。
经间期出血需要治疗吗?
如果是因为短期内劳累或者因身体免疫力低下而影响到内分泌平衡导致出血,此时一般无需特别处理。注意休息,定期随访复查,观察即可,若出现出血量突然增多,点滴不止,甚至出现月经周期絮乱的情况,建议医院就诊,进一步完善妇科查体、TCT、HPV以及妇科B超等检查。
对于出血量多,经间期出血持续时间长,药物治疗效果欠佳的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并且在日常生活中应避免长跑、登山、跳绳等剧烈运动。
通过上文的介绍,相信女性朋友对于经间期出血有了更得了解。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有很多,因此遇到经间期出血的女性,要到医院进行详细的检查,并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调理。一般通过调理和治疗,都是能及时恢复的。除了治疗,女性在平时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尽量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