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踏入区生殖中心的大门,医生告知我月经第二天是建档降调的最佳时机。然而,由于检查尚未完成,我错过了那个“黄金日”。当我拿着检查报告再次踏入医生的诊室,她告诉我,即便错过了月经第二天,现在依然可以开始降调之旅。
我疑惑不解,提出疑问,医生耐心地解释,无需拘泥于月经第二天,当前正是降调的好时机。但遗憾的是,那天我并未随身携带结婚证,且报告中有一项阳性结果需专科复诊,降调计划因此搁置。
回家后,我深入研究了降调的相关知识,了解到月经第二天开始的是短方案,而月经第21天开始的则是长方案。此外,还有超长、超短以及拮抗等多种方案。我总结得出:降调并非人人必需,而是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但医院为了流程统一,往往会让试管患者先进行降调,再进行促排。短方案对身体影响较小,费用也相对较低。
当我与丈夫携带结婚证和复诊结果第三次前往区生殖中心时,医生查看了我的病历,原本标注的是长方案。她告诉我,如果愿意,当天就可以开始降调。然而,那天已是我月经的第28天,我再次提出疑问。
同时,我表达了想采用短方案的意愿。医生尊重我的选择,但强调长方案是她们医院最常用、最经典的方案。考虑到我已经错过了长方案的最佳开始时间,她建议我改为短方案。
在建档过程中,我多次询问医生关于长方案和短方案的费用问题。医生告诉我,短方案其实就是拮抗方案,即使前期不降调,后期也需要打拮抗针,其费用与降调针相当。
因此,长方案和短方案的总费用其实差不多。她还再次解释了长方案的降调原理。两位医生都建议我采用长方案,我开始动摇。毕竟,网上的信息可能并不全面。最终,我决定听从医生的建议,再次改为长方案。
亲爱的姐妹们,你们在试管之路上是否也经历了降调的选择?你们采用的是哪种方案?费用又如何呢?期待你们的分享。
- #试管婴儿过程